2024年体育场馆典型案例 体育场馆开放服务类典型案例——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地处济南中央商务区核心区,是第十一届全运会主场馆,2009年5月建成开放。占地81公顷,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包含体育场(6万座)、体育馆(1.2万座)、网球馆(4千座)和游泳馆(4千座)。中心作为济南市属国有企业,采用自主经营模式,每年获国家及省市低免政策补贴约600万元,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2024年中心接待客群近300万人次,其中演艺赛事观众超90万人次,健身市民超130万人次。中心现入驻各类商户140余家,整个奥体商圈拥有会员10万余人,年待客量达千万人次。
以构建体育服务与多元业态融合的城市功能区为定位,通过开放场馆、举办赛事、开展培训等,促进体育与休闲娱乐、文化演艺、商业购物等业态协同发展,服务全民健身,提升城市活力与知名度。
1.“场馆+项目”独立运营机制。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等场馆及赛事运营公司、商业运营公司等设为独立管理单元,每个单元配备专门团队,负责日常运营、活动策划等工作。通过建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和科学的考核指标,激励员工提升效率,形成良性竞争循环,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2.“统一管理+分类运营+分散经营”竞争机制。对不同业态实行统一管理,通过公开市场竞争引入多元运营主体,形成竞争机制。各运营主体分散经营,制定动态监测调整方案,确保优胜劣汰,推动循环发展。
3.“整体规划+专班推进”综合提升机制。通过公开征集方案,整体规划奥体中心产业及环境品质改造提升。成立专班整合资源,争取政府和社会资本支持,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全程把控项目质量,打造高质量体育休闲聚集区。
1.场馆设施升级。定期维护和升级体育设施,如网球场改造、冰场重启、游泳馆水质系统更新,确保设施性能和安全标准。
2.拓展健身空间半岛综合体育电子游戏。利用闲置区域改造为草坪绿地、步道、咖啡屋等,提升景观和功能性,满足市民多样化健身需求。
3.增设便民服务设施。设立服务驿站,提供休息座椅、免费饮用水、手机充电等服务,完善公共卫生间设施,增加母婴室和无障碍卫生间,提升服务人性化水平。
1.制定开放时段与价格体系。体育场、室外篮球场等免费开放,其他场馆设置差异化价格,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市民健身需求。
2.开放项目多样化。涵盖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热门项目,通过公益日免费开放、公开体验等活动,降低市民参与成本,提高场馆惠民水平。
1.智能化服务应用。通过大数据、互联网和5G技术,构建“线上+线下”数字运营体系,提供便捷的订场购票、办卡充值等服务,提升市民体验。
2.数字化助力场馆运营。利用数字化技术感知用户需求,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服务,如推送优惠券、赛事资讯等,提升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3.推进商业与体育融合。通过数字化运营,将园区商户与消费者连接,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1.引进高品质赛事,打造自主IP赛事。引进国际泳联游泳世界杯、ATP国际网球公开赛等高端赛事,培育本土赛事活动,营造高质量运动氛围。
2.拓展体育培训+赛事市场。与顶尖体育培训机构合作,整合资源,建立“赛事-培训-人才输送”闭环体系,提升学员竞技水平。
3.演艺赋能,撬动文旅消费市场。举办一线明星演唱会,推动演艺新业态发展,促进旅游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1.直接拉动文旅消费。大型演唱会与体育赛事吸引外地观众,带动住宿、餐饮、交通等行业增长。例如,刀郎演唱会期间,济南酒店订单环比增长67%,餐饮营业额增长50%-100%。
2.产业联动与区域辐射。通过“体育+演艺+商业”跨界模式,打造综合消费场景,推动夜间经济发展,提升消费体验。
1.塑造“演艺之城”与“赛事名城”标签。通过承接一线明星演唱会及国际赛事,提升济南国际影响力,跻身全国热门演出城市行列。
2.增强市民认同感与参与感。园区改造升级和公益性开放让市民获得更多幸福感,如草坪音乐会和国庆灯光秀等活动,将奥体中心转变为“国际范与烟火气并存”的公共空间。
2.打造“赛事+文旅”融合样板。推动赛事品牌与场馆品牌双向赋能,构建泛体育综合体,形成“流量—消费—品牌”的良性循环。
1.独立运营与分类管理机制。“场馆+项目”独立运营机制和“统一管理+分类运营+分散经营”模式,适用于大型综合场馆管理,可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2.低免开放与惠民政策。通过制定差异化价格体系和多样化开放项目,降低市民参与成本,增强场馆公益性,适用于公共体育设施运营。
3.智慧化服务与数字化运营。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和5G技术构建智慧服务体系,提升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适用于各类公共服务场所。
4.“体育+演艺+商业”跨界融合。通过引进高端赛事和演艺活动,打造综合消费场景,适用于城市文旅产业发展。
5.精细化服务与品牌塑造。通过精细化服务和创新经营方式,提升场馆品牌影响力,适用于公共服务领域品牌建设。
下一期《中国体育场馆》正在编制筹备中,欢迎各会员单位踊跃投稿,共同开展行业研究工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