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终究不敌线月辟谣报告揭示十大虚假信息在2024年12月,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一个辟谣报告,清晰地揭示了网络上流传的十大虚假信息,以提升公众的信息判断能力。此次报告对1630篇不实文章进行了处理,其中637篇遭到辟谣。以下是一些关键谣言及其辟谣观点。
“砂糖橘致癌?”最近流传的一则消息称,膳食果糖的代谢可能会促进肿瘤生长,且现在的砂糖橘被施用了含有重金属的农药。这一说法科学依据站不住脚,相关研究并未提及砂糖橘。科学家指出,果糖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中,若按此逻辑,所有水果都将被视为“致癌”。关于脱酸剂,农业部门提醒公众使用正规产品,不必对常规农业措施感到恐惧。
“苏州大量外企撤资?”网络上宣称苏州的外资企业大量撤离,然而官方数据显示,外资企业的数量实际上在增加。2024年10月,苏州外资企业已达到24639户,同比增长1.91%。
“燃油车年检增加OBD检测?”有消息称2024年车检更加严苛,燃油车需增加OBD检测。然而,OBD检测早在2019年已实施,这一传言纯属无稽之谈。
“海南对新能源汽车征收养路费?”近日有人声称海南对新能源车征收养路费,海南官方回应称此信息为谣言,没有此类政策。
“重庆体育馆坍塌?”网传重庆某体育馆坍塌,经过查证,该信息属谣言,实际上是一片在建的体育中心。
“春运抢票可提前90天预约?”铁路部门指明,关于提前抢票的传言与官方无关,购票应通过正当渠道。
“被限制高消费人员可轻松购票?”此类信息被最高人民法院证实为虚假,各地法院严格执行限制措施。
“医保额度年底要清零?”关于医保额度的谣言已被多地医疗保障局辟谣,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会随年度继续保留。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应具备批判性思维,通过正规和权威渠道获取信息。面对谣言,唯有坚持真实、理智判断,才能让谎言无处遁形。返回搜狐半岛BOB官方网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