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综合体育电子游戏场馆开放打通惠民服务大门体育场馆开放是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推手,今年中央补助约2500个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各地也因地制宜提供其他开放服务,让老百姓能健身,健好身。
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了《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的评估督导,进一步强调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对场馆开放、服务内容等提出一系列细化、量化要求。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和财政部修订印发了《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补贴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央和各省区市都制定了促进场馆开放的措施,不断改进公共体育场馆的服务质量。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艳丽表示,随着更多体育场馆低免开放及新时代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工程的建设,全民健身空间大幅提升,能够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李艳丽认为,公共体育场馆本身具有公益性,需要承担向公众开放的社会责任。“但开放即涉及运营成本的问题,国家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支持很重要。”李艳丽说。此外,城市中还有一部分社会力量参与办的体育服务综合体,盘活闲置用地,缓解空间压力半岛综合体育登录入口,为群众打造了多样化的全民健身生态圈。
近几年,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市民就近健身的新选择。“学校在非师生使用时段引入社会机构,开展相应活动进行经营。但对中小学来说,管理和安全问题是影响开放与否的关键因素。”李艳丽说。通过近年来的开放经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今年,杭州、上海等地学校体育场馆陆续向社会开放,采取登记健身、刷脸入校、刷码验证、办理“入校健身卡”、违规即纳入信用管理名单等管理手段,力保场地开放的安全有序,还通过技术赋能,优化入校锻炼流程,让市民更方便地进入校园锻炼。
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充分开发校内奥运场馆的大众健身功能,积极统筹协调向周边居民开放,提高场馆开放程度和利用效率,并引入社会力量运营管理。李艳丽表示:“在引入社会力量的情况下,学校和运营双方责权利分配一定要明确,遵守契约精神。还要有体育保险作支撑,防范运动风险,既保护运营方,也保护参与人群。”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之后,奥林匹克中心区全年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将“双奥”成果全民共享,举办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水立方、鸟巢等奥运场馆已成为全民健身打卡地。
北京马拉松赛、北京鸟巢半程马拉松赛和北京半程马拉松赛均把终点设在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2年北京马拉松赛参赛规模达到两万余人,除了大型马拉松赛事,每年还举办数场跑步、徒步的赛事活动活动。奥森逐渐成为了市民跑步运动健身首选去处。”
冬奥场馆首钢园向大众开放后,首钢滑雪大跳台化身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家住附近的市民王晓昕说:“冬奥场馆化身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勾起了大家对冬奥会大跳台比赛的回忆,鼓励我们将奥运精神无限传承下去。奥运场馆再利用的方式非常好,奥运、冬奥场馆能够向群众开放,为市民提供了运动健身场所。”
在奥运会场馆,观众可感受“原汁原味”的奥运赛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对外开放后,市民可近距离接触北京冬奥会“最快的冰”。45岁的市民杨红说:“在冬奥会期间观看冰壶比赛的时候,就很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带着孩子来亲身体验一下这项运动,没想到冬奥赛场向全民开放,成为健身休闲和旅游的场所,以往接触不到的运动项目也能走进大众日常生活。”
为高质量、高标准举办成都大运会,成都市新建、改造了49个体育场馆,极大丰富了全市体育基础设施。这些场馆在承担赛时任务之外,也成为城市、居民的体育赛会、健身活动主场。
大运会落户成都,但如何让“办赛、营城、兴业、惠民”四者协同,场馆的“免低开放”就是一个最鲜活的范例。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在2021年6月26日公布的《成都大运会惠民行动计划》中提到,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大运场馆将在做好场馆设施器材保护的前提下,尽量对外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满足市民健身需求。院校所属大运场馆除开展院校教学、训练、活动外,将面向师生开放使用。
作为成都大运会场馆改造提升项目之一,猛追湾游泳场从2020年正式开工改造,完工后,室内训练馆已经成为集游泳与水球于一体的场馆,两片25米×50米的泳池很好地满足了全民健身的需求。家住附近的市民廉泽说:“我坚持每周晚上下班来游3次。”体育正在改变成都人的生活方式,更加便利的场馆与服务让市民能够在家门口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与活力。
据成都市体育局统计,2022年各类全民健身活动进入大运场馆,累计在大运场馆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40余项、300多场次,对外吸纳健身市民200余万人次;2022年,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接纳市动健身超500万人次。
据了解,《大运会场馆“一场(馆)一策”惠民开放清单》已经更新,包括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高新体育中心、新都香城体育中心、简阳文体中心、青白江文体中心等大运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
城市里综合性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高了健身场所的有效供给,让群众能够享受身边触手可及的运动硬件环境和优质的公共服务,真实感受到了惠民暖意,去场馆健身也成为大家生活中的“小确幸”。
位于上海青浦区盈港路的墨动体育是区体育局和盈浦街道大力扶持的体育项目。该体育基地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共有5个室外篮球半场、2个室外足球场和1条室外塑胶跑道,室内专门配置有少儿体适能和少儿足球篮球培训的场地。为了让市民享受运动的快乐,墨动体育每周都会和附近社区联建共建,组织免费的公益活动,馆内的健身房也给与市民提供优惠,每天不到3元就能享受跑步机、有氧单车等设施,还配备有专业的健身教练。
南京市玄武区的华山饭店文体中心是集游泳馆、多功能球馆(篮球场)、乒乓球馆于一体的综合体育场馆。南京市民通过宁体汇小程序预订,就能享受优惠价格。宁体汇是南京市体育局以“互联网+体育”模式,开发建设的体育惠民服务平台。进入宁体汇的场馆价格比市场价要低,而且部分项目的部分场馆,在周一至周五的低价时段内,还有自选1至2小时作为免费开放时段。
位于中俄边境的满洲里采暖期长达7个月。如此寒冷的环境,导致满洲里只有建设较多的室内体育场馆,才能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现在满洲里市民在其居住地500米半径内就能找到适宜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并且这些体育场馆全部免费开放,让满洲里的市民不会因为气温寒冷而宅家不出,为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便利。
“我们学校地处福田中心区,地少人多,为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拓展学校的体育空间,借助‘改扩建’的东风,新建羽毛球、游泳池等体育场馆。政府把学校围墙边的市政绿化用地变更为学校的体育教学用地。该地近2000平方米,新建了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和健身区。社区共享让学校的体育教学用地猛增至8000平方米,教学时间内,学校的体育教学场馆基本满足教学需要.非教学时间,这些体育场馆向市民开放,满足社区群众锻炼需求,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馆的功能,也为学校推进体教融合提供了丰富的体育空间。”广东深圳福强小学校长柯坚林说。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像福强小学一样,课余时间将学校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推动学校运动场地对社会开放,实现体育设施资源共享。
近年来,上海把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作为满足市民体育健身需求的重要补充,2018年起,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目前,全市1100余所具备向社会开放条件的公办中小学校将陆续开放体育场地。
随着天气转暖,家住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小学滨湖校区附近的马奎胜去学校健身的次数明显增多,稍作热身,他便绕着塑胶跑道开始慢跑。一旁的篮球场上,年轻人满场飞奔,大汗淋漓;乒乓球台前,市民挥拍锻炼,大显身手。近日,安徽省合肥市适时恢复中小学校体育设施早晚向社会开放。据了解,截至2020年年初,合肥市已有485所中小学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今年,合肥市体育、教育部门将联手完成50个学校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实现“一场两门、早晚两开”,就是在学校体育设施外设置隔离设施,校内、校外可从不同通道进入场地内。学校教学时间内,将对社会开放的门关上,学生可从校内进入场地,放学之后,则将校内的门关上,把对社会开放的门打开,实现学校教学与市民健身的分时段隔离。
根据《2021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4.1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在整个场地面积中,包括高校在内的事业单位体育场地面积占比最大,超过40%以上。与此同时,高校体育场馆具有质量高、种类全、管理规范安全等优势,受到许多运动爱好者健身的青睐。
田径场地是标准的塑胶跑道,很多学校还有游泳池、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等,基本上常见的运动项目都能涵盖,而且高校环境好,人员素质高,锻炼体验更好。”
高校本身具有公共属性,应该发挥其文化价值对周边形成公共辐射。近日,北京、浙江、四川等多地高校已迈出了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步伐。
记者了解到,北京交通大学在满足教学需要后有序有偿开放,通过微信服务号预约等方法预约游泳馆、健身房、体育馆等场地,解决体育教学和场地开放的矛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也上线了体育馆校外人员预约系统,允许校外人员预定羽毛球、乒乓球和游泳场馆;北京建筑大学通过建立“体育馆白名单”,区分不同的进校方式,确保校外人员安全有序进入学校锻炼;四川省多个高校也承担了大运会场馆任务,根据“大运惠民方案”也面向校内师生和周边居民开放场地,满足大家休闲锻炼的需求。
汪海说:“过去预约大学里的场馆都需要打电话挨个问,管理员记在纸上,现在通过微信预约更方便,而且哪些时段开放、哪些时段教学一目了然,我们也能自己选择场地,合理安排时间,有一些场馆还能办理会员卡,这说明高校的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向社会开放也更科学有序。”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学习之目的,文章图片版权归著作权人或机构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培养孩子运动习惯的误区与建议 青少年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及预防 运动中应该如何科学合理的补水 人民日报:高度重视体育的育人功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